真空除气器的工作原理

真空除气器是一种利用真空(负压)环境来降低液体中气体分压,从而使溶解气体析出、并被抽走的设备。其核心原理基于亨利定律。

一、核心科学原理:亨利定律

亨利定律指出:在一定温度下,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方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。

用公式表示就是:C = k * P

C: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(浓度)

P:液面上方该气体的分压

k:亨利常数(与气体和液体的种类、温度有关)

真空除气器如何应用亨利定律?

创造低压环境:设备通过真空泵系统,在除气腔室内创造并维持一个远低于大气压的真空环境。

降低气体分压:在这个真空环境中,所有气体(如O₂、N₂、CO₂等)的分压都变得非常低。

打破溶解平衡:根据亨利定律,由于液面上方的气体分压P急剧下降,为了达到新的平衡,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C也必须相应降低。

气体析出:打破平衡的结果就是,原本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会迅速地从液体中逸出(析出),变成游离的气泡。

分离与排除:这些析出的气泡在真空腔内上浮、破裂,释放出的气体被真空泵抽走。而脱除了气体的液体则被排出腔室。

简单来说,就像摇晃一瓶可乐后打开瓶盖,瓶内压力骤降,溶解的CO₂会迅速变成气泡冒出来。真空除气器就是可控、高效地完成这个过程。

二、主要工作流程(以常见的内置喷嘴式真空除气器为例)

真空除气器虽然有多种结构形式(如喷嘴式、膜式、填料塔式等),但其基本工作流程相似。一个典型的真空除气器包含以下关键部件和步骤:

艾潽机械生产的真空除气器/
图1:艾潽机械生产的真空除气器

进液与雾化:

待处理的液体(例如混有气体的液压油、润滑油、变压器油等)由进液泵送入除气腔室顶部的雾化喷嘴。

喷嘴将液体雾化成极其细小的液滴。这一步至关重要,因为它极大地增加了液体的表面积,使溶解气体有更多的路径和机会逸出到真空中,显著提高了除气效率。

真空环境下的气体释放:

雾化的液滴喷洒在一个持续保持高真空度的腔室内。

由于环境压力极低,溶解气体迅速从巨大的液体表面积中析出。同时,雾化过程本身也有助于气体分离。

气液分离:

析出的气体在真空腔内向上运动。

脱气后的液滴向下滴落,聚集在腔室底部。

排气与排液:

排气:真空泵连接在除气腔室的上部,持续地将析出的气体(以及可能带入的空气)抽出腔外,维持腔内的真空度。

排液:聚集在腔室底部、已经脱除气体的清洁液体,由排液泵(或依靠重力、压差)送出除气器,回到系统或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。

三、关键组成部分

一个完整的真空除气系统通常包括:

除气腔室:提供真空环境,完成气液分离的核心容器。

雾化装置:通常是喷嘴,用于将液体粉碎成小液滴。

真空泵系统:用于抽取气体,建立并维持腔室内的真空。通常会配备防止泵液返流的装置(如真空电磁阀、阱等)。

液位控制系统:控制腔室内的液位,防止液位过高被吸入真空泵,或液位过低导致排液泵空转。

进液泵与排液泵:输送待处理液体和已处理液体(有些设计利用压差,可能不需要排液泵)。

四、主要特点与应用

特点:

高效脱气:能去除液体中绝大部分的溶解气体(可达99%以上)。

物理过程:不引入化学物质,不改变液体的原有化学性质。

同时脱水:在高真空下,也能有效地蒸发并去除液体中溶解的微量水分。

应用领域:

电力行业:变压器油、透平油的脱气脱水,保证绝缘和冷却性能。

液压系统:去除液压油中的气泡,防止气蚀、振动和油液氧化,提高系统刚性和控制精度。

润滑油系统:在机组启动前对润滑油进行脱气处理。

化工与制药:对工艺过程中的液体原料进行脱气,防止气体干扰化学反应。

实验室:需要对液体进行精密脱气的各种实验场景。